廢止法規說明連結<<<請點擊觀看
最新關於食用冰塊最新檢驗項目如下:
1. 廢除食用冰塊中總生菌數之檢驗
2. 廢除食用冰塊中大腸桿菌群之檢驗
改由檢驗 “腸桿菌科”
腸桿菌科內就有包含檢驗大腸桿菌
3.加驗沙門氏桿菌
簡單解釋:
總生菌數不代表冰塊是否衛生合格
因空氣中本身就有落菌,依規定產品要命名為
"衛生冰塊" 即代表是食用級
過去同時須符合2種衛生法規
再者同樣是食用冰類之檢驗合格標準
衛生冰塊為 100 CFU
食用冰磚為 100000 CFU
衛生冰塊/冰磚 二者合格之
生菌數相差有1000倍,都是視為合格
故無法有效檢測出產品是否衛生符合標準
也不合時宜,故最新法規將此項檢驗廢除
腸桿菌科至少包含170個菌種。
腸桿菌科檢驗的制定和限量規範,有利於管控不當的食品加工過程、加工後的再污染或者食品儲存的溫度或環境、運送不當所造成的汙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腸桿菌科 vs 大腸桿菌群 一樣嗎?
一般我們所檢測的大腸桿菌群是指在37℃能分解乳糖產生酸及氣體之一群革蘭氏陰性兼性厭氧性(Facultatively anerobic)桿菌。
而腸桿菌科,除了大腸菌群包含的乳糖發酵型細菌外
還包含了許多非乳糖發酵型細菌。
常見的腸桿菌科
腸桿菌科普遍存在於人類或動物的腸道、土壤、水質,但如果存在食物中,就易造成食品的腐敗,像是蔬菜、水果、肉品、雞蛋、海鮮、乳品等等。
大部分的腸桿菌科並不會引起疾病,但如果遇到微生物大量生長或者剛好抵抗力較低,則會引起腹瀉、尿道感染或者敗血症等。
而在一些食品加工廠的環境,因為乾燥或太熱
大腸桿菌群可能不易生長,但像是沙門氏桿菌、志賀氏菌
則可以生存。
因此,檢測腸桿菌科比檢測大腸桿菌群更廣泛
更能有效的監控潛在的汙染風險。
在其他國家其實早已將腸桿菌科納入檢測項目之一
也訂定限量標準。
檢驗腸桿菌科的好處
腸桿菌科至少包含170個菌種。
腸桿菌科檢驗的制定和限量規範,有利於管控不當的食品加工過程、加工後的再污染或者食品儲存的溫度或環境、運送不當所造成的汙染。
無論是對於國內的食品衛生監控或者進出口產品品質的要求,對於得到更有效的監測,也更能符合國際間食品安全的市場需求。
下圖為最新關於食用冰塊最新檢驗項目之對照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