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廠的經營如何看待殺價這事
台灣有句諺語 “第一賣冰,第二做醫生”
所以在一般人印象中“賣冰很好賺”
因為原料就只有水而已!
(這段諺語所指的冰,是指賣涼水/冰品類的~不是我們這種冰)
真找不到有比這更簡單就可開廠賺錢的事業了~
別人狀況我不清楚~
我也是因為這句諺語而來做這行的!
也是後來才知原來“此冰非彼冰”
但事實上這開製冰廠真有那麼好賺嗎?
按理來說這麼好賺的生意
應該遍地開花四處有冰廠呀?
其實很難做!
真的很難做!!
因很多小冰廠老闆也是衝著這句諺語而選擇做冰賣冰~
或听人說賣冰好賺!
隨便買台商用製冰機就開賣創業了~
但到一切就緒
上場開始要販售時
才會發現價格沒有想像中那麼好!
要依標準批發價 10元/公斤尋找客源
在品質.....等各方面口碑下未建立起時
這價格根本是不可能有客源的!
所以初期一定沒客人!!
只好以脫離市場價的狀況削價競爭
去做推銷或四處搶客~
所以也導致冰塊的批發價
一直是遠低於正常的價格!
因每年都有不明白此行的難處的創業
看到冰塊市場看似有利可圖,投入這行中!
旺季時就算讓你搶到客有生意~
但真正的考驗是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4月這期間~
北部氣候濕冷,怎麼會有生意?
連大冰廠淡旺季的營業額可以相差到2~5倍
那就不用說小冰廠了~只好頂讓或收攤!
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小冰廠每年在換老板或2年就消失的原因!
老廠生意做穩客戶數目夠多~
足以撐過6個月的淡季
相對的小冰廠就生存不下去了~
這也是為什麼在同一區域中
照著法規在經營的冰廠的家數可能就那麼1~2間而己!
在這狀況下,自然老廠價格也就越硬!
每趟送貨的數量也就希望是有量的才會送!
而面對詢價議價/殺價的處理態度也就越強硬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所以常有店家熟識了後問我:
“ 怎麼覺得有些冰廠老板都很囂張? 說話很衝?"
經了解原因後發現:
會讓買方有這印象,有90%是在詢價/議價時發生
很多冰廠老板在面對價格協議時
到最後最常用的一句話
"你都知道哪價格更低?那你就去和你說的地方叫呀!?“
就再也不和您再談下去了~
這是一句最快結束雙方對話的方式!
但這種回話就會讓听者覺得老板很囂張/說話很衝!
很多 已上軌道/不缺客源 的冰廠經營者的想法是
原物料製造的大盤批發訂價模式為
“以公斤價做批發/下一手台斤賣”
很多基本原物料的批發訂價都是這樣
這也是為什麼最早市售冰塊大部份每包600克/10元的原因
更何況現已是每包重量維持不變
而小賣價格卻已上漲到17~25元
本來就賣10元的東西幹嘛還要降價賣?
業界(公會) 公認的標準批發價就明擺在那
會賣的便宜 , 一定是有原因的!!
世上哪有那麼多佛心老板!??
這批發價還嫌貴~那找別人去
每公斤10元才是正常的批發價格,25年未變!
更何況這價格還內含運費
要認真去計算成本!
運費如要另外去算它,運費的油資/人工/車輛磨耗....等
都要比冰塊本身的此時的批發價高
就我本身客戶而言,有時因訂貨上疏忽而來自取後
當他們把自己的油耗/時間再套用在自己身上時
才會驚覺現所取得的單價,真是太便宜了~
便宜到詢問我這樣賣能有錢賺嗎?
覺得沒什麼賺,可以漲價!!
或是每年到旺季時開始大量叫冰時會提醒我該漲了!!
說出這個不是為了告知各位
本廠價格很便宜!
本廠價格在同區域不是最便宜的!
是要告知讀此文的商家
本廠做到了以往冰廠在送冰所做不到的事
甘願讓商家發自內心的提出要用更高價
取得本公司所販售之冰品
不為什麼
只為了能在很穩定不須傷神的狀況下取得商品
讓我有更好之獲利,這樣才能配合的長久
每年3~4月時
都會接到很多詢價的電話
有時听到詢價者心中想要取得價格
是已經偏離了正常的價格區間
或遇到殺價殺到真會讓經營者听不下去
比南部價?
真的沒可比性~
南部一年做最少10個月生意
每包的公斤數/起送包數/起送金額
也不是北部冰廠能比的
比漁港價?
漁港購買基本是以 噸/車/船 為最小訂購單位!
怎比?
比誰賣多少?
既然您也知哪家便宜
那為什麼不去找它供貨就好?
漲價了,所以想另找供應商?
萬物可漲!冰塊不可漲?
你自己的商品有漲過嗎?
我自己做成本才多少?這麼貴,賺這麼多?
那自己的製冰設備趕快
買好~買大~買足!
買多一點要再殺價?
您所謂的量多在我們專做批發的冰廠可能算很少!
要便宜可能又有很多要求!只比市場最低價,只在乎價格, 其它都不在意!
最常見的例子是一直舉例之前叫貨的冰廠價格
希望還是照原有單價取得
然後現遇到的狀況是
原本配合的冰廠態度很差!
原本配合的冰廠漲價了!
原本配合的冰廠老是出狀況!
原本配合的冰廠不配送這區域了!
原本配合的冰廠覺得送你的不划算,不再配送了!
原本配合的冰廠覺得每趟叫少少,不再配送了!
原本配合的冰廠連絡不上了!
原本配合的冰廠結束營業了!
上述是听過最多的說詞!
每年旺季前幾乎是每隔1~2天就有類似詢價狀況
有時听到店家之前的取得價格根本就是10年前的價格
但商家還是希望能按之前取得價格
近年來
很多成本上漲
你漲~我也是漲
怎麼可能按之前價格
要談價格
用量來談
近幾年來成本上漲之部份:
1。一例一休: 2017年開始實施,人事成本大漲
2。電價調漲: 2018年調漲3%,並實施累進制加成
3。基本工資調整:10年來已從17800調整至約26800
4。時薪調整:10年來已從98調整至180
5。油價居高不下,配送成本大增
6。由於環保法規,商用貨車價格這幾年已上漲近50%
冰廠最常見的3.5噸貨車,加裝凍庫後價格已大漲至150~175萬
別人做不到的事~
怎還會希望新供應商也照舊!?
真的解釋到煩~
說明您也不一定听的進去
也不一定認為這解釋是真的
有時真會懶得再去多做解釋
最簡單舉例
光冰廠那台送貨的貨車,可能就比95%上詢價者
整間門店的開辦費用還高
購置一台百萬貨車來送貨
長期配合還不能和客人收運費呢!
更不用提我們的生產設備
也是都百萬起跳
當雙方沒有共識時
"覺得誰便宜,那你就去和你說的地方叫貨呀!?“
這句話就真的很容易脫口而出!
各廠的批發零售價
我們就算是不去打听也都一清二楚
我們可得到信息的管道太多
能不能獲利,不用計算
有時光憑第一直覺就可知道
別人跑您的不賺~
不再配送了~
都做到倒閉了~
難道換其它廠送就有利可圖!?
不管您以前取得的價格是有多低/您開店開多久了
要換新供應商就要照著現有市場行情走
除非有量才有再談價格的空間
我也很懷念40年前時麵線一碗只有10元的年代!
而不是以前買多少,現在找別人也希望用同樣價格取得
這是商家在議價時往往會忽視的盲點!
如按標準批發價都已是末端通路不到的20%價格了
還有多少空間可供雙方議價?
說的更明白點
便利商店 每包1台斤/包的利潤
都比我 10台斤/包 的利潤還高
下表為本公司批發價與各零售管道之價格比對
本公司出貨單包重量為6600克/為市售小包裝11倍重量
說實在的~我們做批發的
只要是店家有和用冰相關的
就以紅茶為例
就看您冰塊裝杯就知你成本佔多少?
我們也會煮茶呀!
我們也知成本呀!!
有時遇到本廠價格本來就比現有供應商低了
有些客人就是還想再殺個5元也好
只要是你販售的產品有用到冰塊~
廣義來說我們雙方都算是同行~
同為業內人士
買一包冰可最終可做的您的商品有多少?
大家都心知肚明!
但那您的生意,利潤再好~冰廠也不會眼紅!
假設我們雙方產品就都算50%利潤好了
煮出一杯紅茶要用到多少生財器具?
要做出冰塊來
就不是一個瓦斯爐&一個大湯鍋就能解決的事
而衛生冰塊的利潤,以批發價來看
1包冰塊利潤大約
就和早餐店2~3杯紅茶差不多~
每包利潤甚至比一套鐵板麵還差!
你看的是1包的完整價格,
但我們看的是每包的毛利!
降價1~2元,那還倒不如不降
所以在談都是以5元為單位,
再想殺價5元對您的每份商品成本可能就只是少5角?
但這5元卻是我毛利的10~25%
說難听點!
錢全給你們賺就好~
有時嘴皮子磨破了的談定價格
等到送貨後看看店家的菜單
卻發現店家有使用到冰的商品
售價有時卻是高於同類的市售平均價格
要是看到這種狀況,當下的心情會更差!
自己賣的產品就很金貴?
自己商品的訂價要有高獲利!??
所用原物料希望購入的單價卻是希望便宜..再便宜?
當然我也清楚,做生意是將本求利,希望成本越低越好
但冰塊這商品,在專業冰廠本身的批發單價就是不高
批發價格真的也不高!
但卻在最終商家手上產品造出高利潤
面對殺價的心情反差可想而知!
送貨到店的長期配合不是按成本多少去相減就是利潤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路線或區域要限制最低送貨包數的原因
每趟送貨6包/3包
利潤不是2:1那麼簡單
往往要等送貨後,才能知道今天送你這趟是盈是虧!
因為可能今天這區域只有您有叫貨
不送貨給你~
你沒冰塊可做生意
這關系到交易的誠信問題
有時對小量交易的店家
真的是虧本在送貨
但送貨給你~
就可能要專程再繞路過去
光油資/人工就會把該趟的利潤吃光還虧本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冰廠在旺季時會遲到
對你的訂購須求已讀不回或根本送不到之根本原因
冰廠送到您手上的合理售價
如果沒有送個幾趟
再去做計算
是沒有辦法知道單趟下來是有利潤還是虧損
而假如是虧損的狀況,那就是每趟都是虧損
不是配合的越久,就會跑出利潤
最終是否有獲潤, 通常是要以整年度來看
當在議價過程中
比這個~比那些的詢價者
做這行做越久的人,對殺價者反感的心態會越明顯,越會表露出來!
有時真的脾氣一上來,不會給執意要殺價/一直盧的人有台階下!
初經營冰廠時請教過很多冰廠老板對於殺價的對應方式
大家回答的方式均差不多
"自己買台製冰機呀!全部自己來最省!"
"再買更大台的製冰機呀!全部自己來最省!"
“那自己去便利商店買呀!嫌貴~也可以自己開車去量販店買呀” ..................等
剛開始作這行時
听了同業這樣說也是覺得怪怪的!
怎麼做這行的說話都這麼機車?
這樣回覆客人,合適嗎?
明明是有利潤的呀!?
但下去做久了!
才發現有這麼多隱藏成本
利潤遠不及帳面上那麼漂亮
現在也就覺得他們當初所回答的,不是完全沒有道理!
其實也真不是囂張~
就是回話听起來
很直接很衝而已!
天天詢價都遇到大同小異的問法
也因為利潤就是只有那麼一點
根本原因就是買賣雙方對合理之售價沒有共識
回的話讓人一時沒辦法接受!
違背一般人印象中商業交易的應對模式
現在有時面對此事的反應我也是像老廠經營者一樣!
只是我是在心中一樣的 OS !而不說出口!!
除非是遇到那種很扯的比價方式,我才會直接出口那句話
來結束雙方對話,因為再談只是浪費我時間而已!
末端通路才是真的是爆利!我們做批發賺的真的不多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您經營冰品/涼水 遇到客人來消費時
牆上或菜單上就有售價!
您會希望客人殺您價嗎?
被客人問我多買2杯算我多少?
您去吃飯/買便當或更高級西餐廳結帳時會殺價嗎?
這段內容和現今冰塊的價格供須有點類似
(椰子對比冰塊/可樂對比您自己販售的產品或你的消費)
雖然我們有能力開廠, 不算窮人
但我們付出了我們的勞力/時間/設備投資
應該也要得到相對合理的報酬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內容中至4:30時傳達了現今冰塊市場的常見現象
只比差不比好!! 只比誰價格低!如果只能用最低價供貨那廠商為求獲利
就只能以次品供貨或用其它方式來補足應有的獲利
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食安事件!
不然為什麼送冰這行業,可以听到那麼多不合常理的事
食用冰磚廠產業現況
食用冰磚是較為特殊之冰塊
視其模具之大小
在製作時要完成一塊
完全凍結實心且透明的冰磚
(透明的冰磚中間還是會有條白霧)
要再上加特殊的方式才能做成
一樣是RO水製作
有沒有加這個製程
最後結果就是整塊冰是白霧或透明的差別
視其模具大小,要得到相同重量的冰塊
透明冰塊的製作時間要比白霧冰塊
製冰時間要再拉長
6小時~12小時之間
所以製作成本就比白霧的冰塊的成本高
如遇天候狀況較為炎熱
結凍時間還會更拉長
同等重量之冰塊
透明冰磚製作時間要比製作成白霧冰塊多出快約 1倍 的時間
天氣炎熱時時間要更久~
所以議價空間小
各冰廠幾乎都是以每次到貨量
或路程遠近參考來訂出賣您的價格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以前很多老冰磚廠都是承租廠房在經營
近10年來很多老冰廠由於房東不再續約之原因
導致很多老冰廠收掉不做
或只能和其它冰廠調貨來販售
在整個業界設備不足之狀況下
天氣炎熱時還會做不出來
更顯得透有冰磚奇貨可居
販售價格是年年提高,量少還不一定可送到!
老式的制冰設備,制冰池是磚造或深挖沉入地下固定的
所以不會有搬廠設備還能搬走的情形
搬廠一定是要全部重做新的制冰池
現投資整套全新符合量產規模設備起碼千萬起跳
本廠由於是近幾年才投設冰磚製作設備, 是新式之的生產設備
也由於是自制之原因,故價格還能保持中等水平
(因不用再過一手)
產量也很有限, 本廠之商品訂價也盡可能以最優惠之價格來
供給有須要之商家,冰磚之經營方式業界長久以來都是以量制價
所以本廠也不例外
最希望之配合商家為 " 求穩定供貨“之商家
我這能做到的就是保証到貨
不因氣候因素就隨便漲價或斷貨
因天氣炎熱,每年7~9月份冰磚的結凍時間會變更長,
剉冰用冰磚在會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
有些冰廠的經營方式是用量小&不穩定的客人
常會被列為次要供貨對象!
也會發生價格向上攀升進而產生搶冰/商家預訂還未生產出的量....會有很多不合交易信用&常規的舉動發生!
原因在於冰塊凍結不出來~會產生更多的加班工時
有時甚至半夜要起床來出冰!
甚至為了滿足老客人之用冰需求,增加車趟來送!
本廠價格公開透明寫在網頁上
但每年因其它冰廠供貨不及而轉而向我方購買/詢價的散客
真的很多,有時店家為能營業做生意,主動開出的價格,也真的很不錯!
故每日產量中都會預留一部份給散客,所以能供給長期配合的量也有限!
所以很在意長期配合的價格者,請勿來電洽詢配合!
關於送冰司機的日常 <<<點選直接看
冰廠的經營不會很難
因為產品所用到的原料最簡單: 水
製冰機器買就有了
要顧好品質也很簡單
設置完善的水處理系統,這花錢就有了~
就看你要花多少錢?把這套水處理做到哪個等級!
自然水要多純淨就有多純淨
冰廠的經營難在於配送:
在成本/利潤/時間都兼顧的狀況下
如何將送貨到客人手上
例: 配送早午餐店,因為販售的品項太雜,不同的供應商,
起送金額又不同,冰塊又佔位,所以此類店家普遍
礙於冰庫空間不足或其它原因
沒有意願多備高於使用量冰塊的想法
往往訂貨時就是滿足最低訂購量的限制
配送間隔周期,夠用的量就好
但這訂購法在夏日時又常遇見店家
根本撐不到冰車到的時間
冰車必須在配送當天的點餐高峰期時或之前到貨
如過後才到,那這到冰的時間就不是最適合的
其另外一層含意也就是說也就是說
冰廠幾乎所有早午餐店的客人
希望的到貨時間都會集中在同一時段
這到貨時間就僅剩約3~4個小時
要滿足到所有客人須求
人員/車輛 必須備足
路線上的安排也需要適當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有老客戶在熟識了後問我
“ 怎麼覺得有些冰廠老板都很囂張? "
“ 怎麼覺得有些冰廠送貨司機都擺個臭臉? "
“ 怎麼覺得有些冰廠叫貨而送貨到都是不定時的? "
太多關於冰廠長期以來給大家的既定印象...很多
真的說不完~
因為冰塊配送是和送一般尋常冰凍貨品完全不一樣的
很多人無法理解,因為沒接觸過這一行
沒辦法理解,這行的特殊在哪?
在此不做過多很詳細的解釋
只從買賣雙方的人性去做解釋!
可能寫的會比較偏頗冰廠這方
但實際狀況就是如此
也請各位平心靜氣的去看待我的解釋~
文簡意繁~能理解就好!
不能理解的?
如有幸能長期配合等淡季有時間再好好聊聊!
怎麼覺得有些冰廠老板都很囂張?
冰廠在旺季時,老實說~真的不缺客人!
尤其是天氣炎熱,冰有時根本凍結做不出來
現有客人要服務
光要配送滿足所有客人就是件很難的事
很少有耐性/時間在和您閒話家常
所以在旺季又是叫冰高峰時段的對話
就是 《簡單明嘹又簡短》
所以有時會有听起來很冷默的感覺
怎麼覺得有些冰廠送貨司機都擺個臭臉?
(應該是說沒有笑臉)
現階段在市場上送冰的冰車有三種模式
1。自營小冰廠而送貨者是老板本身在送
2。由冰廠所聘請的司機在送冰
3。委任經營之送冰司機
(開著印有冰廠名稱的車送冰,但卻不是冰廠員工)
第1種一般是不會讓店家有感覺到異樣對待的狀況發生
除非是店家真把老板惹火了~
不然這類是由老板親自送冰的情形
合作体驗絕對是最美好的!
第2/3種就真的很容易讓店家在送貨過程中
覺得服務態度有別於其它行業的送貨司機~非常明顯!
原因如下:
在同一時間段,追求最多出貨量
是每個經營者都會去做的事
旺季有太多店家要送
而大家要用冰的時間又差不多
店家如是在前一日就訂購好
司機心中排好路線後
這種狀況是不會有問題
冰廠在送貨都是由
由近送至遠
一路配送過去
司機按他認為最省時的方式
在自行安排路線&先後順序!
但如是在行車過程中加進來的訂單
店家都是直接連絡冰廠告知訂購數量
再由冰廠去通知冰車司機有哪些地方要插單送貨!
但往往在夏日要送的點已經很趕的狀況下
時不時發生客人忘了叫冰/備的庫存不夠多/臨時叫貨
冰廠接到臨時插進來的送貨通知後再通知司機
如遇司機已經去過那些路段了
往往就必須再回頭
只要隨便安插進一個送貨名單時
所有往後的車程就是只有 亂+急+趕 可形容!
店家叫貨時不知司機位置在哪
只知道已經叫貨了
就等著司機把貨送到就好!
冰廠老板在遙控著冰車司機
但卻不知司機送貨的順序和車內現有庫存
也可能不知貨車此時的位置
那所有到貨時間的壓力就會全壓在司機身上!
送貨過程會遇到很多狀況是司機沒辦法控制的
最簡單例子:
●貨車在店門前剛好沒位置停(需併排停車或會阻礙交通....等)
有時要停很遠
再把冰抱著/推著小板車送進店家....等
光遇到這狀況
單一店家的送貨時間最起碼就要多上1倍時間
往後行程就是大亂!
●對於臨時叫貨,車上根本無您要的貨
每趟出車,雖然車上一定會多載一些備用量
以防止客人多叫的狀況,但通常不會太多
更不要說是要經特別處理過的冰(比如碎冰)
東西就沒備貨上車
臨時叫貨是要怎麼送到你手上?
就算有備也是別人訂的~
冰半路上送給了您
那本來就照規矩在叫貨的人,拿什麼東西交貨?
客人只知已訂了貨,就是要送到!
店家如來客量一多
冰塊的存量一緊張~
就會一直打電話催司機
什麼時候到? 快~快~快~
有時還會因一邊講電話
還要注意交通路況
而開過頭忘了送排程店家的貨
而再繞回頭的狀況發生
這時開車就是越來越心浮氣燥
遇過有客人說,那就車上多載很多很多呀!
冰不是一般商品
冷凍車在送貨過程中
凍庫門開開關關的就是會化冰!
遇到較會唸的客人
第一時間就是質疑怎麼整包含水量大增
送完回廠後也不能車一停,就把冰留車上
還不是要再搬回冷凍庫中!
●有時要是下完貨要收錢時,店家剛好有客人
80%的機率~店家會先顧自己的客人
把司機晾在一邊
等服務好了自己客人才會理司機
這樣單一店家下貨到完成收款程序
所耗費的時間就更久了
就因為這樣~到下一站的時間也延誤了
旺季時~幾乎是天天遇到這種狀況
不要小看這短短的1~3分鐘等待時間
累積起來就是每家拖一點
最後在末端配送點的商家
就遲到了
上述僅是常見狀況
司機日復一日的被的被追貨
您想冰車司機有可能笑臉常掛嗎?
很多狀況會在旺季時會讓司機加大工作量
您想冰車司機有可能笑臉常掛嗎?
可能剛某位客人一直奪命連環扣,一直在催促
您想冰車司機有可能笑臉常掛嗎?
如果這時客人是因忘了叫冰又連環扣
客人又嘴碎
就很容易在到貨到達時產生沖突的起爆點
這在同業冰廠中也是時有所聞
每年也都接到因司機態度不好
甚至和客戶對罵,而另找供應商的案例
不過這些也是有方法可以防止的
待正式交易後會再告訴您相關之機制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在既定的交易思維中,有些商家覺得自己是"施"的一方
在受到那種臉色的對待下自然也會讓店家印象不好!
很多...很多狀況,無法一一用簡單的文字告知
要避免此種狀況唯有做下列應對才能完全排除此狀況
1.商家多備庫存(每日最大需求量+1包)
2.提前一日訂貨,讓司機對要送哪些店家心裡有個底
才好安排最速到貨的路線
怎麼覺得以前其它冰廠叫貨的貨到時間都是不定時的?
就我自己送貨這些年下來覺得
冰塊是排名前段難送的貨物!
以早餐店所有原物料來比較,您有空可仔細觀察
你可以看見冷凍調理包司機很悠哉在店門外對貨單!
你可以看見麵包車司機很悠哉在路上慢慢跑!
你可以看見菜商司機很悠哉在路上慢慢跑!
你可以看見豆漿車司機很悠哉在進店問你要補什麼!
.........
上面列舉那麼多種原物料送貨方式
每種批發業都有著一套送補貨流程
有幾種是你一定要在前一日就訂好的,不然一定不送你貨
也可以是在店家不是營業時間的狀況
由司機放在店門口或由司機自行開門送進店中!
這種就算是半夜到對商家也沒有任何影響
就是只有冰塊不行!
大部份要在店有在營業/有人在店的狀況
送到店家冰庫中才能完成送貨程序!
只有冰塊的叫貨
大部份人叫貨都是只備送貨間隔周期剛好的量
所以在叫貨量固定狀況下
旺季時跑的趟數就會增多
你會看見冰車司機有時送貨進店是用小跑步的!
送貨過程中一定是很趕著下貨~然後收錢走人
不為什麼?因接下來還有太多家要送了!!
天氣熱時,走的慢時
冰一出冷凍車就開始化了!
能直接店沒開擺店門口就跑了嗎?
不能~~冰會化!!
就算有保溫箱放置門外,也是照化不誤!
能在沒人狀況下自己開店門口送進去嗎?
常態狀況下是不能~~
有些貨品送貨時,商家沒營業
會讓司機自己開門送貨進店
就唯獨送冰的很難做到!
所以無形中送冰就有很多限制
在很多狀況下
車開過了某個區域就不會再回頭~
因為要在合適時間
送冰到下個店家手上,只要錯過了,就很麻煩!
而下次什麼時候經過你店
有時就連冰廠都沒辦法得知!
而為何冰廠會不知下次什麼時候來這附近呢?
因為這附近店家什麼時候叫貨,連冰廠也不知!
單獨為了送你的貨跑一趟車絕對是虧本的!
除非是冰廠采取另一種送貨策略!
該區域採隔日配送或拉長配送間隔日的方式
這樣就能很容易累積出一趟路程的合理收益!
(簡單來說就是強制您加多每趟的下貨量)
上述只是解釋為什麼還只是正常狀況下
僅因為商家叫貨時間不對
就會產生諸多的延誤!
還有更多的狀況是人力所難控制的~
當然也還有一些狀況是刻意在延誤,在此不提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製冰業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行話
"要冰時送不到(不送你的)
價格再便宜/再多的承諾都是多講的!"
===惡性的競爭方式===
每年都會听到的客戶詢價原因
尤其是前一年度或用冰淡季時開店之
新手老板,最常听到下述狀況
某些經營心態較為投機之冰廠,在北部用冰淡季時
(每年11~隔年3月,以低於同區域之價格或承諾1包也送之方式
上門推銷攬客)
等冰廠旺季到時,再以配送數過少為理由
哄抬價格或要您每趟到貨一定要達到若干包數
如商家不能配合,常發生習慣性遲到或乾脆不送請您再找其它供應商
或不接電話/到貨時間無法得知.....等各種狀況
從店家角度上來看
當有供應商進門推銷配合時
只要能比原配合廠便宜!
只要能每次叫少一點量,而冰廠又肯送
能以更便宜的價格取得原物料
很多老板都會有意願更換配合廠商
從冰廠角度上來看
此類冰廠,在向您以低價/低到貨量推銷時之心態
在用冰需求淡季時,反正都出車了~
只要配送車有經過,那就進門推銷看看!
只要能成交,至少在今年的淡季這段時間裡
多送都是多賺的
它也在賭你這家店
等用冰需求旺季到時,你的叫貨量會有所提高
如當用冰需求旺季到了
你的需求量如達不到預期
在冰塊需求轉為賣方市場時
如商家還是以之前的配送量來叫貨
冰廠也不是不會給你機會
一定也會要求你要提高訂貨量
如你也因應提高到貨量了
那這時這間“搶來”的客戶
當然也就能順勢再繼續配送下去
=====================
如果商家這時沒辦法配合
這時無法配合的原因很多
比如:冰庫儲存空間不夠了/用量就真的沒那麼多.......等
這時比較投機的廠商
也抓到你大約的需求量了
如果你的訂購量
就算在旺季也"只有"那些量
自然完全沒有心理負擔
就是以消極的方式來配送你的貨
最糟糕的就是直接放生你
最扯的听過答應要送貨了,三天還不見人影的~
反正也是搶來的客人~
在旺季時也真的沒差你那幾包
你要是也遇到此種狀況
請先看一下 "長期配合注意事項"
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
也剛好在本廠的配送範圍內或附近
或許可解決你的問題
請來電詳談!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那為什麼上述在淡季時搶客的冰廠,在旺季運冰車
會常在遲到或您叫了冰卻不到?
不追加到貨包數甚至就不送您的冰了?
承諾您 價格比你現在的價格再優惠?
承諾您 您叫貨就送?
承諾您 1包也送?
若身為經營者
這種推銷話術你也相信
那真的幫不了你
道理很簡單:
那就是在相同單位時間內
運冰車能送貨的客戶家數是有限固定的
難道它家的配送車能飛起來?
別人都只能送10家它能送20家嗎?
商家每次叫貨的包數也幾乎是固定的
試問在每小時可跑的家數是固定的
北部的用冰旺季就只短短6-8個月
在旺季不衝高營業額,等淡季時要喝西北風嗎?
所以投機冰廠經營者當然選擇到貨量高/單價高的店家先送
包數較少/單價低之店家除非是在必經路線
不然就是排營業額高的店家後面送完再送您的
再壞的狀況就是直接放生
北部冰廠做生意就是約6~7個月
花費同樣時間
只要頭腦正常
就是把同一單位時間內送貨量最大化
例:
正常配送之冰廠
若以正常量來算每家固定以下貨3包為例
3~4包為大部份冰廠之最低起送量
(3包*50元)*8家= 24包/每小時
那該小時之營業額為: 1200
非正常配送之冰廠
我們按送1包之商家為一半家數
(3包*4家)+(1包*4家)= 16包/每小時
那該小時之營業額為: 50元*16包=800元
試想:
每小時營業額800,
扣除 司機工資/油資/製造成本/房租/機器折舊.......等
還能剩多少?
光廠裡負責包冰或其它內勤的薪水都不夠!
經營者還如何能獲利?
這是簡單的算術問題
同為經營者
若要相信這種沒有邏輯性的銷售話術
我沒辦法再解釋的更粗淺,才讓您明白
但我能直接的告訴您
一般送貨上門之業務,都會有最低交昜額
遇主動來詢價時
客人若真無法滿足最低交昜額
若剛好在每日必經之路線中
在尚有利潤的前提下
少一點點 也是可以配送的
這種詢價接單不足最低交昜額
平時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業務
在主動拓展業務時
和你說
“可以每次送1包到店,價格還更低廉”
答應您或者是用這種銷售話術來招攬生意
簡單說就是很大一部份是
“帶著算計的心態在主動拓展業務”
不然就真的是 "頭殼壞掉了"
數量少的~有些廠就算是經過,司機也懶的停車下貨
只要是經過你區域路段,你店未開,沒人可接貨
那這趟訂單,在些冰廠就自動視為無效
如不順路那就是自動延後到貨時間,等有經過再送!
是今日還是明日?
無法得知
原因在於冰塊市場已殺到見骨
因為有時配送你一趟,所獲取的利潤
根本不足以負擔配送你這趟的油資&人工費用
換句話來說 在淡季因價格因素換了冰塊的供應商後
現有這家供應商 "他吃定你了!"
他吃定你很難在
短時間再找到另一家制冰廠為你送冰
因為制冰廠不是滿大街都是!
制冰廠的配送都是有區域性之限制
在成本與利潤兼顧的考量下
無法配送太遠之商家(除非是大量到貨)
如太遠,長期配合時,又無運費的狀況下,為了送你的貨
只是將所賺的利潤,轉化成汽油又燒掉了
這是很不合理的事
每一區域會送貨之冰廠,約就在2-3家或更少
扣除本來經營方式就是不做削價競爭的供應商
您還有多少選擇?
你找其它不配送這區域之冰廠
自然也沒辦法幫您配送
各家冰廠也都有要配送的舊客戶
不一定能安插進行程來送您的
(配送時間/路程/價格 的影響因數很多)
所以您面對著現有冰廠的要求
要嘛~就只能提高到貨量或接受漲價!
不然就是叫貨了也不知何時可到貨
你沒辦法提高到貨量配合就只能配合他的時間
各種讓您接受條件的花招都來了或者就乾脆不送你的~
這就是淡季在搶客冰廠的經營手法
而您也很難再找回原本被你換掉的制冰供應商來送
因旺季了,以前被您換掉的冰廠
旺季到了~ 除了要承接新客戶以外
還要顧去年原有存留的客人
所以也不會很在意您是一個因 價格/包數 在斤斤計較的店家
經營觀念比較正常的制冰廠都有著共同的默契
為價格(數量)而走的客人
若再回頭,哪怕是天天從你店門口經過
他都不會再送!
要再送也不是原本的價格或包數!
專業製冰廠光製冰機
視產量每台動輒150萬起算
另加其它必要附屬設備
達到可量產營業規模之投資金額最少要400萬以上
每包賺的卻是銅板價,生意往來除了要依照現行市場行情外
還有很多考量的因素才能定出配送的售價
您因價格/數量 選擇了其它廠家
而未能考量到配送過程中還有其它會影響到價格的其它成本
或許您還是覺得現在的批發價很貴
但請您再去看看最終通路的價格
再去換算現有取得價格
換位思考
這生意是否利潤很好?
現旺季找不到人送冰了
才回頭過來尋求配合??
這時答案可想而知!!
還有另一個最主要原因是一般冰廠所聘請的司機
除了正常薪資外還有送貨包數或營業額抽成,
在我所說明之條件下立場置換
如您是送冰車的司機
您選擇先去送3包還是6包甚至是包數更多的店家 ?
你是司機先去送每包40元/50元/60元的店家?
再笨的人也知道要去滿足60元或多包數的!
有時老板答應你何時可到貨也沒用!
因這關係到司機的抽成金額
司機也想在旺季時多賺一點
當然就有 "遲到/不到/不送/請您找其它家" 的情況發生!
這就是有些冰廠經營者或司機在配送的心態&方式
這也是人性!
沒有物美價廉這種東西
同業之間都知道雙方的價格區間
賣的貴不一定是比別人賺更多
賣的便宜的也不是笨蛋或最實惠
您是要沒冰可用完全無法做生意?
在癡癡等待不知運冰車何時到來?
還是要比市場最低價貴一點點?
保証供應正常
滿足來客的點單須求
僅在消費者ㄧ念之間而已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冰塊之標準批發價為 10元/kg
但由於冰塊批發是個高競爭的行業
故市場上各冰廠在長期配合價格由標準批發價~7折都有人在做
(例: 每包10kg 意指批發價100元~70元都還在標準批發價之範圍內)
而各冰廠也能在70元~100元之價差去做,各項價格差異的操作
例如:叫的貨少折扣就少一點,一次叫很多
那自然價格也越接近70元之底標
做標準批發價以原價批發或折扣成數少的
的一般為 老廠/地理位置好/出貨量非常大&穩定。。。。等的廠
簡單來說就是不差你那3包/5包的量
而會去再做折扣不外乎就是近10年才設置的廠
但面對近5年來不斷上漲的成本
調漲價格是在所難免
批發的優惠大約每2~3年調整一次
也可以說是和超商冰塊做連動
簡單的來說既然超商的冰塊都漲了
而做為批發商的我們
在約只為超商零售價格的20~25%上下
此時不漲價,那要等什麼時候
所以各冰廠會以各種調整方式來提高售貨量或營業額
1。加大每包重量後價格上向調整,盡量維持每公斤單價最小變化
2。價格/重量均不變,但提高最低起送包數或金額
3。包裝重量不變,整包單價直接調高
每年3~4月要是接到大量詢價電話
我們大概從店家位置就能猜到
可能是哪家冰廠漲價了?
可能是哪家冰廠因某些原因,不再深耕那條路線/區域
更慘的是就是跑那區域的冰廠收掉了!
===店家的心態===
當遇到業界當年度紛紛調整價格時
此時就很容易遇到下面的狀況
原配送的冰廠希望從標準批發價再打折的價格泥沼戰中脫身
真沒辦法接受調整後價格的~只能隨他去了
店家如希望以價格不變或更低價之方式另尋供應商
往往就是本以原價9折的冰廠轉到8折的冰廠供貨~依此類推
你要是能剛好找到有配送你這區域又價格適中的那自然是皆大歡喜
但往往詢價時常听詢問方式就是
1。現我叫冰1包XX元,這價格你送不送?
2。我們現在加盟總部的指定冰廠在送,1包是XX元
你為什麼這麼貴?
3。我原來廠商我叫冰1包XX元,為啥麼你比他貴?
上述幾點都是每年在听到詢價方式
說出的價格若在業界優惠區間內
這種還談的下去
有些還想以超低的芭樂價找供應商
這種詢價真的是連談都不想談了
運氣不好的~剛好找到前列所述說之冰廠
順勢的承接下主動來詢價之客人
先接再說~可能先給甜甜價
先送看看~沒量的客人~到時再踢
於是又陷入了遲到/不到的惡性循環中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衛生冰塊 北部針對長期配合的普遍批發價格:
6kg(10台斤)包裝
40元/包 為最底標之價格
近2年來已很少听過還有冰廠
在正常配送狀況下,還能有此報價
除非是每趟的下貨包數高於平均值非常多
才可能有這種價格
還持著40元/包 的價格者
常听到詢價者的轉述
多半為 "常態性在出狀況”的冰廠
50~60元/包 才是市面上普遍之行情價格
6kg(10台斤)包裝
50元/包 為最底標之價格,亦為長期配合時
買賣雙方都能接受之行情價格
60元~80元/包 為散客或配送少數包數之行情價格
上述價格為近2年各冰廠針對長期配送的普遍價格
不管是6kg或7kg乃至10kg的包裝
如您的配送商每公斤單價還是維持著接近底標價格
如供應商也好配合
那就請好好的和他配合下去
不要想著要再降低成本
還一直維持著這種價格的冰廠不漲的
年年都听說著~某某廠收掉了!
上述價格區間為正常一般的區間價
但也確實有其更低的價格
現今網路何其發達
各廠的評價很容易可查詢的到
正常經營的工廠
一般也不會拉低自身標準
去和這些廠做對比
套句最不客氣的話
你都知道哪更便宜
那為何不直接去找他就好!?
以上數據供各位在尋找供應商作為價格參考
在與本廠建立起長期配合之狀況下
在配送您區域路線的配送時間&範圍內,現大部份不收運費
靠著是所有商家同一時間沿路配送,共同分擔所產生的費用
是拿利潤去自行吸收配送費用的
以外送之運費價格來做比較
2大外送平台消費者如叫外送
費用最少要19~49元運費
此配送方式還是機車
若以冷凍車配送方式來算
光油資成本就會高出4~5倍
每趟送貨就算只送1包
都會產生一筆固定的配送之人力及油資成本
故少量配送一定會比較貴!
在這只能跟您說明,換便利商店同等重量之價格
我司批發價僅為其價格不到25%
每趟出車叫量貨太少時
過程中所產生的人工&油資
已遠超過該趟送貨所賺取之利潤
冰塊批發是個低價競爭市場
相對也是商品中須用到冰的最末端輔料
冰廠的批發價相對好卑微
賺取合理利潤不可恥
請有意長期配合之商家
嚴格遵守事前雙方議定的事項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以google地圖所規劃出之時間/里程數為準
● 冷凍車每公升油耗所能行駛之距離僅在6~6.5公里
● 其它車輛之磨耗設定為油耗之0.1,併入油資中計算
● 每公里之油資=(以當時油價/6)* 1.1
● 人工費用= (當年度公告之法定時薪金額/60)* X
● X 正常上班日為1.1/夜間為1.33/假日為1.5
例: 以本廠至林口長庚医院為例
該商家
如按標準批發價計算,也不做任何優惠
此次訂購包數為:3包 /以每包 70元計
共計營收金額為210元
以google規劃出單趟為距離4.5公里,單趟行車
時間為15分鐘,油價如為每公升30元,時薪為
200元/小時
此趟所耗油量(來回計算) : (4.5*2)/6=1.5 公升
此趟所耗時間(來回計算) : 15*2=30 分鐘
此趟運費計金額為:
油資:30元*1.5公升*1.1倍=50
人工:190*(30/60)*1.1 =105
註:專業的配送司機換算時薪,約在220~250/小時之間
上列計算方式僅以當年度之PT時薪來做計算
故實際上人工所佔成本會更高
該光趟運費共計: 50(油資)+105(人工)=155
計算結果為 僅運費就佔此次營收金額之73%
如再加上冰塊本身製造成本及其它的相關成本
根本是完全無獲利,還是倒虧
更何況
此範例還是以標準批發價來做計算
如以長期配合價來算
此趟出車是虧本的
為何要以本廠至林口長庚医院為例?
因為這距離真的是很近~近到在人潛意識中
會覺得就這點距離是要花費多少運送成本?
但如果實際去計算它! 您會發現它所花費的運送成本
已大於商品本身販售的價值!!!
按上述舉例得知~
因長期配合客戶是無加收運費的
若商家不配合雙方議定的叫貨時間
真萬不得已要動到專車送貨時
依實際去計算運送成本~
運費就將此趟送貨之利潤全吃光,甚至入不敷出
路程再稍遠一點,光運輸成本會就比該趟所訂購的冰塊價格還貴!
所以請長期配合客戶,一定要遵守雙方事前的議定事項
遵守遊戲規則者,偶有疏失忘叫貨時
如狀況允許時
本廠還是盡可能的在當日另排時間的將貨送到!
一而再,再而三者~
如要當日到
出貨前會告知須收運費
不然就只能完全按遊戲規則的時間/日期到貨!
望各商家理解!!